如何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在实验室的监控项目中,不同实验室对温湿度都有要求,大部分实验都是在明确的温湿度环境中展开。在医药、生化、仪器校准、农业、建筑与电器等领域中,实验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各种实验或检测的结果,每项实验的进行都需要精确可靠的监测仪器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数据。
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都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
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
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列出对温湿度控制范围要求的清单。
第二,选择并制定有效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从以上各要素所有要求清单中摘取最窄范围作为该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允许范围,制定环境条件控制方面的管理程序,并依据该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SOP。
第三,保持和监控。
通过各项措施保证环境的温湿度在控制的范围内,并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控和做好监控的记录,超过允许范围及时采取措施,开空调调节温度,开除湿机控制湿度。三楼实验室监控房间:
试剂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样品存放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天平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水分室 温度10~30℃,湿度35~65%
红外室 温度10~30℃,湿度35~60%
中心实验室 温度10~30℃,湿度35~80%
留样室 温度10~25℃,湿度35~70%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线值计量标准间为20±2℃,电工与无线电专业的标准间和线值计量的计量检测仪器为20±3℃,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要求
环境条件温湿度的控制方面考虑的要素就是保证实验操作的环境温湿度是能够满足实验程序各个过程的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实验室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
首先,识别各项工作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主要识别仪器的需要、试剂的需要、实验程序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员工的人性化考虑(人体在温度18~25℃相对湿度在35~80%范围内总体感觉舒适,并且从医学角度老看环境干燥和喉咙的炎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
普通的化学实验一般只控制温度,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一般在80%以下就可以了。常温留样室温度是10℃~30℃,阴凉留样室是温度不高于20℃,湿度应该是45~75%。
相关资讯
- HIV实验室净化设计与装修
- 分享一般实验室设计规划公司的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 了解一下药品检验实验室设计方案
- 建材工程实验室要做好哪些方面的规划
- 能源材料实验室装修改造要注意哪些问题
- 分享一个比较完整的食品实验室建设方案
- 分享实验室废气、废水、废料的三废处理知识
- 实验室装修中紧急喷淋的安装该如何进行
- 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台柜、通风柜该如何验收
- 如何选择适合的实验室家具合作厂商
- 如何从专业角度选择一家实验室设计建设公司
- 环境检测实验室设计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 医学检测实验室建设有哪些注意事项
- 实验室建设遇问题怎么办,实验室的特性
- 实验室实施GMP的必要性,如何建设GMP实验室
- 实验室的循环水系统和排风回路该如何验收
- 如何避免为实验室三废排放交智商税
- 标准实验室前期应该如何来规划设计
- 实验室建设施工容易遇到的坑,你不得不防
- 为避免失误,恒温恒湿实验室设计应事先确认哪些事项
- 医学实验室该如何整体布局,有哪些设计原则
- 高校实验楼有哪些基础常识及注意事项
- 食品实验室设计UPS间应该如何规划设计
- 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该如何规划,选址有哪些注意事项